바로가기 메뉴
본문 바로가기
주메뉴 바로가기
安山的历史

安山的由来

安山曾是高句丽的獐项口县或古斯也忽次县,在新罗景德王时升格为獐口郡。

高丽初改为安山郡,后于显宗9年(1018年)成为水州(现在的水原)的属县,即安山县。高丽忠烈王34年(1308年)文宗在此出生,因此又重新升格为安山郡,后由知事治理。

到了朝鲜时代,随着太宗13年(1413年)地方统治组织改编的全面实施,作为其中一环的八道制开始实施,安山郡被划入京畿道管辖,后有派遣的郡守到此上任。 在距离安山郡西南30里的地方有一个草芝梁营,孝宗7年(1656年),草芝镇被迁往江华岛。

在朝鲜时代,安山又经常被成为莲城,据《安山郡邑志》记载,世祖9年(1463年),即是文臣又是农学家的姜希孟以进献副使的身份前往明朝,在归来时带回了莲花籽,后在官谷池尝试种植,莲花便由此广为传播,再后来安山就有了莲城的别称。

然而根据‘定宗2年(1400年)安山金氏金定卿平定朴苞之乱,被封为佐命功臣,封君莲城郡’的记载,莲城之名很可能早已有之。
高宗32年(1895年)实施23府制,安山被划入仁川府管辖,后来恢复道制,又重归京畿道管辖。

1906年,广州的声串面、北方面、月谷面被编入安山郡,但到了日帝强占期的1914年,随着行政区域的合并改编,安山、始兴、果川等3个郡被合并为始兴郡,安山地区被改编为始兴郡的秀岩面和君子面,而声串面、北方面、月谷面则被划入水原郡管辖,成为了半月面。

在那之后的1976年,始兴郡的秀岩面、君子面和华城郡的半月面一带,共同组成了半月新工业都市,人口每年不断地增加,因此在1986年1月1日,这里被升格为市,重新找回了古名安山,成为了安山市。

1994年12月,华城郡半月面的一部分和瓮津郡大阜面的全部被编入安山市,1995年4月,又有始兴市花井洞的一部分和章上洞、章下洞、秀岩洞被编入安山市,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安山市。